昆山台协微创基地 | 昆山台协产学合作中心

扎根试验区,台企转型借东风
2015-02-04 09:34:30   来源:昆山政府网    点击: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昆山4400多家台企纷纷谋求转型之道。

2013年2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至今,昆山试验区已两周岁。为落实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进一步助推昆山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推动“昆山之路”从头越,由市发改委牵头,在市委研究室的指导下,昆山日报社推出昆山试验区国批两周年全媒体特别报道,以进一步深化试验区建设,促进全市各区镇、部门熟悉并运用昆山试验区政策,在新常态下实现新作为。

两周岁,是小孩从蹒跚学步转向开跑的年龄;

两周年,对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来讲,是一个从打基础、谋布局、争政策向抓落地、早推广、见成效迈进的关键时刻,开始了奔跑之旅。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昆山4400多家台企纷纷谋求转型之道。然而,面对错综复杂和跌宕不定的宏观经济大环境,转型之难、转型之痛困扰着台商。2013年2月3日,在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的函中,“产业合作转型升级的先行先试区”被列为昆山试验区“三大定位”的首位。

正是借力昆山试验区助推转型升级的政策东风,在昆台企群体开始了加速转型,两岸深度融合的梦想在这里再次“起飞”。

试水金融新政

一子激活全盘棋

产业合作,金融先行。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昆山台企普遍感受到一系列“金融瓶颈”:企业资金紧缺,台湾总部的钱却不能以人民币的形式借过来;昆山台企与台湾总部结算不能直接以人民币结算,却要通过美元以“过桥”方式进行结算,从而面临汇率风险;台湾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息低,却不能以人民币的形式直接贷给昆山台企等等。

昆山试验区获批设立之后,台资企业集团内部人民币跨境双向借款业务,个人经常项目下跨境人民币业务,台湾地区金融机构在昆山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等一批“金融新政”开始在昆山先行先试。“金融新政”让昆山台企遭遇的“金融瓶颈”迎刃而解。

“金融新政”一个重要的利好就是减轻了企业贷款利息的负担。依托两岸金融载体及通汇业务的实施,近一年半来,全市共有240家台资企业集团开设人民币双向借款账户,双向借款规模达113亿元。

记者算了一本账:在台湾,台企集团内部借贷利率仅在3%左右,是大陆借贷利率的一半,按已有借款规模测算,已为参与借款的台企节约融资成本超2亿元。

位于开发区的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对此感受非常深。捷安特充分利用昆山试验区相关政策,在昆山成立企业总部,率先在中国银行设立两岸跨境业务人民币主账户,作为集团母公司与中国关系企业之间人民币资金借贷的窗口,方便母公司资金投入支持子公司成长。截至目前已经投入2.57亿元人民币,避免了以往外债资金借入受限,且需在1年内调度资金偿还的困扰。据捷安特负责人介绍,捷安特母公司还将继续依托开设的两岸跨境业务人民币主账户向子公司予以资金支持。

如果说,人民币双向借款业务的推出让企业不再纠结于两岸利率问题,那全面采用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施行,则让台企最大程度上规避了汇率风险。研华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便是这一新政的直接受益者。2013年4月9日,研华科技收到了来自台湾采用人民币结算的1000万元货款,用银行当日结汇汇率测算,相比之前用美元结算,此笔货款减少汇兑成本约13.17万元。获批两年来,研华采用人民币结算进出口总值57.42亿元,占整个业务量的40.44%,在降低银行汇兑手续费、规避汇率浮动等方面,合计减少汇兑成本1550万元。同时,利用“金融新政”,一个个金融载体在试验区平台上设立,为在昆台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2013年3月,台湾彰化银行昆山分行获中国银监会核准,同意筹建全面经营对公人民币业务,成为大陆在落实ECFA早收清单中第一批获准此项业务的台资银行,也是至今唯一一家直接以境外人民币增资的台资银行;台湾中华开发金控与江苏高投共同设立华创毅达(昆山)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为江苏首个外资基金公司;全省首家外资商业保理公司昆山天雄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注册投运;首家台资银行大陆同城支行台湾彰化银行花桥支行开业;富邦全牌照证券、中租金融租赁、普达供应链金融等一批台资金融项目相继签约或注册……

老树开新花

总部形成新“地标”

总部经济,被喻为一个地方或一个企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的标志。

不仅地方政府在追求企业总部,企业本身也希望设立总部。位于出口加工区的神达电脑高管李敬平对记者说:“我们台干也希望台湾总部在昆山设立大陆研发中心、营销总部或结算中心,因为有了这个平台,在大陆的业务也会得到较好发展。”

既然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希望做的事,为什么推动台企设立总部或引进企业总部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呢?开发区台服办主任孙智慧道出了个中原委:“企业总部发展需要的是一个综合平台,这个平台既能满足企业发展在金融、财税、贸易便利化等方面的政策支撑,又要能解决总部经济对于高端人才等方面的需求,这样才能为总部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整体环境和氛围。”

艰难的地方往往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昆山试验区批准设立后,在市发改委牵头下,人行、工商、海关、国检、税务等部门通力合作,为昆山试验区争取了一系列有助于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

在昆山试验区诸多政策的支持下,两年来,已有50余家台资企业集团在昆山建立或筹建大陆区域总部。以台商投资最为密集的开发区为例,试验区设立以来,建大投资、统实投资、六和投资、仁宝投资等新落户台资企业总部已达13家;南亚、昆达、华科、奇景光电、英隆商贸等总部项目正在密切洽谈之中。华硕、宏碁、台达电等龙头企业也抛出“橄榄枝”,萌生在昆设立地区销售总部、研发中心的意愿。老树开新花,总部已成为昆山经济的新“地标”。

据介绍,依托试验区融资的便利、利率的降低、人才的集聚、加工贸易内销便利化等创新政策,在昆台企中,一批“资深”制造业企业开始自发转型,二次创业,研发中心、采购中心、销售中心、物流业务等在制造业中逐步分离,制造业、服务业“分离培育”战略在昆山试验。

试验区获批的当年,建昌集团就在张浦设立了中国区采购中心。建昌集团是一家以不锈钢生产加工为主的制造业企业集团,早在2002年便在张浦镇投资设厂,目前在全国各地共拥有12家子公司。“试验区获批后,在人才、服务、融资等方面为企业开辟了更多‘绿色’通道,这对企业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最终台湾总部决定在昆山新设一个总部,即中国区采购中心。”建昌集团总管理处协理张培荣介绍说,去年集团中国区采购中心已正式运营,将全国原材料采购业务放在昆山,再分销给下属12家子公司。仅去年,建昌采购中心开票金额就达到10亿元。集中采购,有利于协调分公司之间的生产分配,并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昆山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老牌台资企业,由台湾统一集团于1993年在昆投资设立。随着近年来内需市场的扩大,企业产能及销售不断拓展。为了更好进军内需市场, 2013年,统一商贸(昆山)有限公司应运而生,成为统一企业在江浙一带的销售总部。这样的分离与新生,也为企业未来的发展积蓄了更多动力。

令人欣喜的是,在试验区政策的支持下,老树开新花还在继续发酵。相关部门的调查问卷显示,在已办理台资企业集团成员双向借款业务的企业中,除了24.6%的企业已将总部或总部的结算中心、研发中心等迁至昆山试验区外,还有29%的企业正考虑将总部或地区性总部迁至昆山试验区。

作为新的经济形态,依托试验区平台,总部经济已成为昆山新的经济增长点。

释放品牌效应

深度融合“昆山试验”

昆山试验区获批两年来,品牌效应不断释放,两岸的意愿和智慧在这里汇集,昆台深度融合的创新试验在这“开题”。

昆山试验区获批后,受到台湾政界、学界、商界高度关注。昆山试验区成为昆山加深、拓宽对台合作交流一个新平台、新机遇、新起点。

在政界,台湾三三企业交流会会长、海基会前董事长江丙坤非常看好昆山试验区。他说:“昆山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为台商提供了转型升级先行先试的机遇,金融创新与开放对台商是一个机遇。昆山试验区恰好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让两岸企业家有机会利用试验区发展新兴产业。”

在学界,台湾工研院知识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说,昆山试验区综合条件优于其他试验区,台湾以桃园航空城最为成熟,两岸可以两个区域为对接点,推动“区对区”合作。

在商界,台湾电电公会董事长郭台强则认为,金融创新是两岸融合、产业合作的必要通道,昆山试验区条件很好,完全可成为推动两岸金融服务,做好两岸接轨、产业融合平台。

“站在全省的角度,昆山试验区是一个深化两岸产业合作的创新平台;然而站在全国角度来看,昆山的旁边有一个上海自贸区,台湾的对面有一个福建平潭实验区,我们面临的竞争压力非常大。”市发改委主任宋德强欣慰地说,“现在看来,昆山试验区已经在海峡两岸打响了品牌,奠定了应有的地位和先发优势。”

不仅在台湾,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也高度肯定了昆山试验区取得的成效。在日前召开的2015年对台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明确要求,支持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对台扩大开放、加强合作。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要求,“国务院相关部门在各自负责的工作中,要把昆山试验区作为推动两岸产业和投资合作的重要抓手,在政策措施、工作机制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海协会会长陈德铭去年在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也推荐了昆山试验区。他说:“上海自贸试验区会持续在经营和投资体制上开放,设有两岸合作试验区的昆山也会开放,若两岸关系能良好走下去,双方会不断签订补充协议,会开放更多合作领域。”

在品牌效应的带动下,昆山试验区的政策红利正在不断释放:

花桥经济开发区成功列入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两岸合作平台深层次对接、互动加强,已成功搭建了两岸产业合作论坛等一批产业合作平台,昆山投资环境创新研讨会等一批政企互动平台,中国品牌产品进口交易会、昆山电子电机暨设备博览会等一批展会交流平台,为台企提速转型、产品升级、市场拓展提供了平台;大力推进台湾电电公会企业电子化、碳足迹绿色行销、运筹物流、能源网、采购招标运筹网五项专案助力转型,让一批批台企实现转型升级;昆山工研院、产业创新研究院等与台湾方面合作开展系列课题研究和成果,也在逐渐转变为推动台企转型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国批两周年,“昆山试验区”从一个陌生的新名词,变成两岸先行先试、创新发展、深度融合的一个个生动案例。而未来,她还将给两岸发展带来更多空间和无限遐想。

昆台的智慧,共同的期许,两岸的梦想必将在试验区平台上化为生动现实!

相关热词搜索:台企 试验区 转型

上一篇:高新区机器人科技园跻身“省队”
下一篇:昆山海关:促进昆企更好走出去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