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台协微创基地 | 昆山台协产学合作中心

新格局崛起, 构建“(沪)苏通”
2016-03-15 10:48:07   来源:上海观察    点击:

“锡常泰”和“(沪)苏通”被频繁提及。注意,人们讲了这么多年的“苏锡常”一词,从官方文件中基本消失了?

“十三五”开局,在《关于江苏省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提出:“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建设沿沪宁线、沿江、沿海、沿东陇海线经济带,促进宁镇扬、锡常泰、(沪)苏通融合发展……”在近期各类报道中,“锡常泰”和“(沪)苏通”也被频繁提及。

注意,人们讲了这么多年的“苏锡常”一词,从官方文件中基本消失了?江苏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地级市,地缘相近,语言相通,经济文化联系密切,“苏锡常”三个字,不但在沪苏浙皖广为人知,在全国也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十多年前江苏省曾提出建设的“苏锡常都市圈”,如今却更多地提“(沪)苏通”和“锡常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苏锡常”一词,最初起源已无从考证,但较为明确的是:早在1983年5月,时任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的沈立人,在一篇论文中使用了“苏锡常”这一名词。诞生的时间节点,并非偶然。1983年1月,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全面实施“地改市”,中心城区都在沪宁线上的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地级市正式诞生。同时,广泛存在于这三个市的乡镇企业,受到政界、学界的高度肯定,并于1983年被费孝通先生命名为“苏南模式”。

进入21世纪,江苏省开始谋划省内的核心都市圈。2003年,正式发布要建设三大都市圈,具体是: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徐州都市圈。十多年过去了,如果只是简单看看地图上越来越密集的铁路、公路建设成果,再追溯这些历史,似乎“苏锡常”这个概念,以及“苏锡常都市圈”的建设,都应该得到持续强化。

但是,事实正好相反。问题关键,在于苏州和无锡,谁该是“核心”?

你看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清清楚楚就是以南京、徐州为龙头、核心,那么,“排列式”的苏锡常都市圈呢?官方不便说什么,但苏州、无锡两地的民间舆论从未平息。在苏州人看来,地盘、人口、经济总量、历史文化,苏州都最强,理所当然应该苏州是“龙头”。但无锡不服气啊,无锡人强调的是,无锡位于苏锡常的“中心”。

“龙头”与“中心”,谁能摆平?事实上,“苏锡常都市圈”正式出台之前的2002年,无锡人程松就写了《谁是苏南老大?》,并发表于《南风窗》杂志的“城市较量”专题。这使得苏锡之间的较量,像广深、成渝的比较一般全国闻名,文中一句“真正的竞争才刚刚开始”,更是充分表露无锡不甘人后。也许正因为此,江苏省才有了诸多被民间视为“平衡苏锡”的政策,但最终效果如何?比如机场问题,在苏州人看来,相对实力低一点的无锡、常州,分别有硕放机场、奔牛机场。苏州境内却迟迟没有布局民航机场。即便后来苏州出资入股硕放机场,并且名义上将机场名称改为“苏南硕放机场”,但这根本无法改变一个事实:这始终是无锡的机场。多年来,这也成为苏锡两地网民屡屡争论的核心原因之一。

无锡与常州的地位高下,在民间更多的争论点,还是源于行政区划的历史。无锡市的现辖地,主要由原来的无锡县、江阴县、宜兴县组成,继承了古代“常州府”的大部分地盘,但无锡城区却没有“府城”的地位与名望;常州市的辖地,主要由武进县、金坛县、溧阳县组成,只有武进县只是原“常州府”的辖县,虽有“府城”的地位与名望,实际也很是尴尬。这导致,至今每次网络上涉及行政区划与历史文化的话题,都能成为无锡、常州两地民间舆论的“爆点”。
这样的“苏锡常都市圈”,或许拆为“锡常泰”和“(沪)苏通”是更好的选择,老百姓似乎也认可——

近年来,苏州的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非省会地级市中排名领先,去年苏州与南京一起被确认为江苏省仅有的两个“特大城市”,实际上已拉开了与无锡、常州的距离,苏州民间已有不愿受困“苏锡常”规划的声音。无锡老百姓也难受,身处“苏锡常”中心位置,但难有“出头之日”,如果换到“锡常泰都市圈”,便更有主导权和话语权。而对常州而言,去年金坛撤市设区,近年来持续发力,能在新的“锡常泰都市圈”里争抢合适的位置,也是种不错的选择。

另外,多少年来因地理、文化等因素,江苏长江南北两岸区域的发展速度和方式有所不同,如今淡化原来局限在苏南的“苏锡常都市圈”,将其重构为(沪)苏通、锡常泰,再加上南京都市圈的“宁镇扬”,让苏南与苏中区域更好的跨江协作,对泰州、南通还有扬州而言是利好,对整个江苏省发展都是与时俱进的选择。

还有一点,江苏省提出构筑“(沪)苏通”,既符合苏南、苏中跨江协作的需求,同时也能让苏州南通强化与上海的对接;再说,这也有利于上海的对外辐射和长三角的分工布局。

新的理念与规划人心所向。不过,“苏锡常”的纽带关系还是剪不断的,各种层面的交往仍然不会少。

相关热词搜索:格局

上一篇:强化问题导向突出精准发力 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下一篇:机器人引路迈向“智造”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