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台协微创基地 | 昆山台协产学合作中心

破解“两难”,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责任
2014-06-24 10:41:20   来源:昆山政府网    点击:

“保护耕地,保障发展,有时是一个两难选择。但是昆山从节约用地‘8个度’到科学发展‘8个融合’,让两难变成了双赢。”昆山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徐锁发说。

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经济百强县市之首,耕地始终严格保护在红线之内,新增建设用地对GDP的产出率近年来每亩持续在1000万元左右。既能坚守耕地红线,又能保障经济发展,一个在经济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制约瓶颈,在昆山缘何得以化解?

“保护耕地,保障发展,有时是一个两难选择。但是昆山从节约用地‘8个度’到科学发展‘8个融合’,让两难变成了双赢。”昆山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徐锁发说。

土地挖潜,潜力无限

土地,只要真正懂得它的内涵,就会发现无尽的潜力。

围绕破解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的“两难”,近年来,昆山积极探索土地的节约集约化利用,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企业投资要有强度、配套用地要有限度、地上建筑要有高度、土地开发要有进度、村庄整理要有深度、产业转移要有梯度、盘活存量要有力度、市场化运作要有透明度”的集约用地“8个度”原则,让土地的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土地整治,是昆山扩展土地面积的有效方式。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市清理处置未开发土地面积5548.868亩。

盘活存量土地,是昆山提升发展后劲、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又一通道。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加快转型升级腾出发展空间工作实施意见》,计划用三年时间,对“三高一低”企业,通过实施停产关闭、搬迁转移、兼并重组等方式,腾出土地15000亩。

昆山还变“伸手要地”为“自己找地”。昆山市政府将各区镇闲置土地的处置率纳入市年度百分考核,闲置土地处置与当年供地挂钩,这一“倒逼”机制,拓展了用地空间。最近,昆山还出台了鼓励区镇存量土地发展新兴产业或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类项目的激励机制,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向上争取“点供”,也是昆山破解瓶颈的一种路径。2013年,昆山152项重大项目和145项重点实事工程顺利落地。

共同责任,共赢发展

土地资源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最重要的保障。但是由国土部门一家管的局面,在昆山显然已经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

去年,昆山改变过去由国土一个部门执法监管的惯例,明确要求各区镇党委政府及派出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查处违法用地及违法建设工作中,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履行职责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实现节约集约用地。

共同责任激发了基层土地管理的创新激情。一些镇推行土地监察每周“零报告”制度,有的放矢地进行巡查;有的镇建立村级巡回检查台账,将土地监察的关口前移,及时发现和制止土地违法行为;国土部门坚持每月对热点问题作分析,各区镇监察中队每月撰写土地动态巡查情况分析报告。

土地保护的“共同责任”机制还在更广的范围内复制。昆山市国土资源局建立健全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城乡三级土地监察网络。目前,全市共有土地监察网络人员近600名。

八个融合,着眼长远

昆山在“8个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科学规划与立体开发相融合、投资强度与产出效益相融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融合、行政管理与技术手段相融合、宣传普法与严格执法相融合、复垦开源与盘活挖潜相融合、市场配置与计划调控相融合、保护资源与富民维权相融合”的“八融合”科学发展思路,探索形成了“8+8”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

更多的用地新格局在昆山涌现,土地开发从平面走向立体,地下、空中全面开掘;公共资源配置不再价高者得,而要看投标者的方案设计、投标价格、运营能力、资金实力等综合因素;农民收入多元,经营创新让农民收入稳步提增;座座现代高效农业园区,成为城市背后的最美风景……

昆山探索形成“8+8”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在保护耕地、保障发展、维护农民权益、推动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做出了很多率先之举,创造了很多新鲜经验。中组部《科学发展案例选编》以13个页码、1万余字详细解读了昆山集约化利用土地“8+8”模式,希望通过这些生动的案例,帮助广大干部增强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的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可持续发展 责任

上一篇:昆山形成五大“产业航母”
下一篇:敢为先,试验田里“种”出新样本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