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台协微创基地 | 昆山台协产学合作中心

与时俱进弘扬“昆山之路”精神 奋力推动昆山发展“全新一跃”
2018-07-21 15:01:00   来源:昆山日报    点击:

与时俱进弘扬“昆山之路”精神 奋力推动昆山发展“全新一跃”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40年来,昆山对改革开放的体会最深刻、感受最强烈、愿望最迫切。即日起,本报开设“解放思想再出发 砥砺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栏目,全面回顾总结40年来昆山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成果,激励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新时代努力走出高质量发展的新“昆山之路”,做好高质量发展榜样。

重温“昆山之路”筚路蓝缕,展望未来发展接力前行。昨天,我市举办纪念人民日报“昆山之路”三评发表30周年座谈会,社会各界代表汇聚一堂,共同回顾昆山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总结昆山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共话昆山发展的美好未来。人民日报社江苏分社社长贺广华,新华社江苏分社副总编辑凌军辉,昆山市委书记、市长杜小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雪纯,市政协主席冯仁新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及历任老领导代表出席座谈会。市委副书记张月林主持座谈会。

1988年7月22日,人民日报记者陈健、新华社记者赵明联合采写的《自费开发——记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长篇通讯刊登在《人民日报》头版,并配发了《“昆山之路”三评》评论员文章,对昆山自费开发、艰苦创业,坚持走“富规划、穷开发”之路进行了深入报道。“昆山之路”由此而来并在全国叫响。

座谈会上,贺广华表示,“昆山之路”是“摸着石头过河”“坚决地试,大胆地闯”所杀出来的一条血路。30年来,昆山一直是江苏改革开放的“探路先锋”,“昆山之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自信,正是昆山历届党政班子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豪迈胸怀,带领人民群众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干出来的。“昆山之路”最宝贵的经验在于:不是安之若素、坐等机遇,而是敢想敢干、敢闯敢试。发展没有止境,需要不断突破自我。新“昆山之路”必然是一条登高望远、攻坚克难、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与时俱进之路。迎来产业链和创新链“双链融合”新机遇的昆山,一定能够勇立潮头,再创新的荣耀。

凌军辉表示,改革开放40年,昆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背后是源于昆山干部群众探索出了一条“昆山之路”。“昆山之路”不是一条路,而是昆山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的昆山精神。昆山不仅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受益者,更是改革开放的推动者、贡献者。相信在“昆山之路”精神的传承激励下,在昆山干部的担当作为下,作为“邻沪对台”的改革高地、台资高地,昆山会走出一条以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为标志的新时代“昆山之路”,续写新的辉煌篇章。

杜小刚在讲话中指出,忆往昔峥嵘岁月,“昆山之路”凝聚着各方心血和努力。改革开放以来,昆山从自费开发起步,走出了一条举世瞩目的“昆山之路”,有血有肉、有泪有笑,很多实践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唯一性。凭着“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昆山从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跃升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领头羊。可以说,“昆山之路”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鼓舞激励,得益于昆山历任领导的接续奋斗、薪火相传,得益于全市上下团结拼搏、同向发力,得益于宣传媒体的纪实报道、生动刻画。

杜小刚指出,经验弥足珍贵,“昆山之路”精神启迪我们奋勇向前。从“唯实、扬长、奋斗”,到“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再到“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这些都是“昆山之路”的丰富精神内涵,体现了一代代昆山人不断解放思想、敢闯敢干、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我们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成就,倍加珍惜“昆山之路”的宝贵精神财富,从老一辈领导身上感受榜样的力量,从“昆山之路”的实践经验中汲取前进的动力。“昆山之路”精神启发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切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是我们走出“昆山之路”、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必须坚持创新发展不动摇,视挑战为机遇,以创新为动力,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这是我们抢抓先机、赢得主动的第一动力;必须坚持开放发展不动摇,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这是昆山发展的优势所在;必须坚持协调发展不动摇,坚持“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发展理念,以系统化思维统筹推进,让发展更平衡更充分,这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原则;必须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建设既作为底线,又作为目标,全力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昆山,这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前提;必须坚持共享发展不动摇,努力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

杜小刚指出,新时代再展宏图,以“昆山之路”精神引领高质量发展。全市党员干部要与时俱进大力弘扬“昆山之路”精神,践行“忠诚、担当、落实、创新、清正”要求,拿出“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的胆识气魄,以“做好高质量发展榜样”为目标,以“建设现代化大城市”为定位,大力实施十八项三年提升工程,奋力推动昆山发展“全新一跃”。实现高质量发展,产业是支撑,人才科创是关键。我们要向老领导老前辈对标学习,拿出当年自费开发昆山开发区的精神和魄力,力争在全国率先建成具备县域特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昆山科创中心,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一是将大力实施人才科创“631”计划,即通过政府辅导,推动广大企业成为人才科创主体,鼓励现有企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形成60%人才科创基本面;通过政府引导,做大增量、做优质量,不断增创高层次人才科创资源优势,形成30%人才科创“高原”;通过政府主导,在“头雁人才”引进、重大创新机构和平台载体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形成10%人才科创“高峰”。二是将着力打造人才科创载体平台,统筹布局夏驾河科创走廊、阳澄湖科技园、花桥国际科技创新港“一廊一园一港”科创载体。三是将积极营造人才科创优质环境,按照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围绕人才科创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推进青阳港滨水城市中心等五大功能区和轨交S1线“五区一线”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做优城市品质,大力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大城市,全力打造人才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四是将做好对接融入上海和昆台融合发展大文章,项目化清单化推动沪昆合作成果落地,进一步丰富涉台创新服务举措,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

杜小刚最后强调,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省委省政府和苏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人民日报“昆山之路”三评发表30周年为新起点,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留下我们这一辈奋斗的汗水和坚实的足迹,跑出我们这一棒的力度和质量,为昆山实现“全新一跃”作出更大的贡献。

座谈会上,陈健,赵明,昆山市委原书记吴克铨,苏州市政协原副主席、昆山开发区管委会原主任宣炳龙,《昆山之路》报告文学作者杨守松,昆山市委常委、昆山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陈辰扬,全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苏旺你有限公司第一任总经理胡志明,青年干部代表、昆山开发区经济发展促进局(招商局)局长宋琦先后发言,他们结合各自的亲身经历,深情回顾了30年来昆山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和经验体会,积极表达了进一步把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促进昆山高质量发展的心声。座谈会现场气氛热烈、激昂,发言振奋人心、催人奋进。

各区镇、各城市管理办事处、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企业代表、劳模代表、“千人计划”人才、科技工作者和青年代表出席座谈会。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昆山6名企业家参会
下一篇:开发区城市空间快步“绿色转型”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