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台协微创基地 | 昆山台协产学合作中心

顶层设计,未来已来
2018-12-25 12:05:53   来源:昆山日报    点击:

顶层设计,未来已来

2018年,昆山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外部环境,更高角度、更宽视野推动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实现“全新一跃”。回望是一种庄严的告别!这一年,有太多故事令人感动,有太多情节令人振奋,有太多经验值得分享。即日起,本报推出“2018,我们眼中的昆山”系列报道,旨在激励全市干部群众在即将到来的2019年,信心更加坚定、头脑更加清醒、步履更加坚实,奋发有为开新局、埋头苦干新一年。

涓涓细流,汇聚成海。跬步累积,终行千里。

当时间的指针即将划向2019年时,回首刚刚过去的300多个日日夜夜,昆山解放思想、砥砺前行的步伐铿锵。

这一年,市委、市政府勇立潮头、高瞻远瞩,从“昆山之路”的实践经验中汲取勇毅前行的动力、激活勇于创新的基因,以系统性思维强化规律性把握,以顶层设计谋划改革发展,把时代给予的机遇期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奋力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矢志不渝打造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城市,深入实施18项三年提升工程,把美好蓝图变成生动现实,以“全新一跃”的姿态走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昆山之路”。

昂起2035版总规龙头

做好高质量发展榜样

昆山人难以忘怀:今年7月10日,《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经省政府常务会议批准实施,努力把昆山建设成为智造名城、创新高地、开放先锋、生态家园、幸福之城。借鉴雄安新区规划理念,坚持减量发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大城市……孕育四年多的昆山2035版总规,新词热句扑面而来,彰显出“敢为天下先”的昆山以思想大解放之勇,争高质量发展之先。

昆山2035版总规是十九大后江苏省政府审批通过的首个城市总体规划。为什么是昆山?因为昆山是全国县域经济排头兵,是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编制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引领全省各县(市、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省领导指出,昆山不能满足于经济总量“当第一”,要对标全国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首位、当标杆”。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今年来昆调研时,也要求昆山“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争先,做好高质量发展榜样”。

“放眼当下,支撑昆山高速增长的生产要素成本低、地理位置优越、资源环境承载力强等比较优势已大为减弱,传统发展模式走到了尽头。”早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昆山市委书记杜小刚就表示,昆山必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既要重视量的发展,更要重视解决质的问题,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

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引下,2035版总规确立了“高质量发展的宜居宜业大城市、国际知名的智能制造名城、衔接沪苏的重要战略支点、江南特质的绿色生态城市”的城市性质,并提出进一步对接上海、融入苏州,着力把昆山建设成为长三角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和更高品质生活的领航示范区,这为昆山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牵住18项工程“牛鼻子”

城市发展蓄势“全新一跃”

昆山2035版总规是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新蓝图。其最大的亮点是昆山将坚定不移走减量发展之路。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昆山将“锁定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用好流量、提高质量”,做到建设用地和能耗排放“减量”、空间效益“增值”。因此,昆山高起点规划建设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加快推动青阳港滨水城市中心、杜克智谷小镇科创中心、昆山南站城市门户、朝阳路商业中心、亭林园传统文化集聚区和轨交S1线走廊等“五区一线”规划建设,塑造现代化大城市的形态。

方向既定,抓手何在?市委、市政府再次自觉用好解放思想有力武器,深入开展专题调研,

 对昆山发展的目标定位、现实路径进行再审视、再完善,最终制定出台了18项三年提升工程,涵盖“美丽昆山”建设、加快创新转型、昆台融合发展、对接融入上海等。这是昆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安排,也是昆山固底板、补短板、树样板的主攻方向,更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需要的路径举措。市委、市政府把18项“三年提升工程”细化到每个实施步骤、落实到每个人,排出时间表,确定任务书,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工程落地见效、开花结果。

一年来,全市上下以勇立潮头的姿态、争创一流的眼界、率先争先的担当,在提升产业层次上升级,中科院安全可控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一期工程等重大项目开工,光电、半导体、小核酸及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四大高端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在构筑大开放格局上突破,深度对接融入上海,与嘉定区、青浦区、松江区和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虹桥商务区共同成立“4+2”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实践联盟;在聚升创新浓度上发力,开展清华大学“昆山周”暨“千企千校产业科创合作万里行”活动,加快引进和培育创新领军人才和团队;在增进民生福祉上攻坚,加快建设612个生态文明项目,持续推进“263”“331”专项行动,举办戏曲“百戏盛典”。昆山正沿着“强富美高”的总体要求,从经济发展“一枝独秀”,到城市建设、社会民生和文化事业等“全面开花”,城市发展蓄势“全新一跃”。

打造产业“最强大脑”

“归零心态”发力科创之城

进入新时代,面对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时代要求,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深刻认识到,昆山能不能做好高质量发展榜样,根本上取决于人才科创能不能成为驱动发展的主引擎。

打开思想的“阀门”,审视发展的“底板”,市委、市政府也清醒地看到,一方面,昆山四大高端产业的系统性不够,人才科创氛围不够浓,项目不够多,创新创业生态不够完善,关键核心技术缺乏等问题,一直是制约昆山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昆山GDP突破35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350亿元,已经具备从“高原”向“高峰”迈进的经济基础,必须保持“归零”心态,瞄准自主可控,狠抓人才科创,着力打造经济发展的“最强大脑”。

“拿出当年自费建设昆山开发区的精神和魄力,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形成科技创新策源地、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集聚地。”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向全市发出振聋发聩的宣言,让人才科创成为昆山发展最具标识度、知名度、美誉度的特色品牌。

号令已发,群情振奋;乘势而上,奋勇争先。一年来,昆山点燃人才科创这一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聚焦创新载体,大力实施人才科创“631”计划,积极布局夏驾河科创走廊、阳澄湖科技园、花桥国际创新港“一廊一园一港”科创载体,加快推动传统工业区向科创产业园转型;聚焦高峰人才,大力实施人才“头雁工程”,向中科院南策文院士团队、中科院阎锡蕴院士团队发放1亿元项目资助,设立上海引才工作站;聚焦高端产业,强化要素支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高质量举办日本、上海、深圳等推介会,与宝能集团达成系列投资合作,推动产业迈向高端;聚焦创新环境,建设人才发展服务中心,为人才提供专业化、全方位、全过程、一站式服务,丰富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产品供给,让人才更有获得感、成就感、归属感。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节点,昆山正与时俱进弘扬“昆山之路”精神,拿出“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的胆识气魄,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建功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奋力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丰硕成果迎接昆山撤县设市30周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我市新增14个省首台(套)重大装备
下一篇:昆台一家亲,书写融合新样本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