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台协微创基地 | 昆山台协产学合作中心

装上低碳文化的车轮骑行
2014-10-11 10:13:26   来源:昆山政府网    点击:

昨天下午,“2014中国自行车文化发展论坛”同期举办。如论坛“低碳行动、骑行中国”主题寓意一样,低碳、时尚、文化等成为业界研讨自行车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时提及最多的词语。

自行车的存在意义早已超出了交通工具的范畴。

昨天下午,作为中国自行车文化节暨2014亚洲自行车精品博览会主要内容之一,“2014中国自行车文化发展论坛”同期举办。如论坛“低碳行动、骑行中国”主题寓意一样,低碳、时尚、文化等成为业界研讨自行车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时提及最多的词语。

从“老三件”到“风景线”

曾经作为主要的出行工具,自行车被称为中国家庭的“老三件”之一,如今作为健康、时尚的运动伴侣,自行车已成为美丽的城市“风景线”。在骑友间也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禅:不烧燃油烧脂肪,不出废气出活力。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王世成在论坛上致辞时表示,随着自行车产业的发展,自行车在人们的意识中已从过去简单的代步工具变成了集交通旅游、休闲娱乐、健身竞技于一体的重要载体,社会保有量不断增加,尤其是近年来我国自行车人口比例和千元以上自行车比例不断提高,为自行车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低碳理念是自行车产业本身所具有的独特内涵,包括生产制造、消费者的使用等环节都可以充分体现。”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马中超说,这将起到变革生活方式的作用,引领生活向健康、和谐、生态转变。“有不少人说,自行车行业是夕阳行业,但实际上,在汽车文明高度发达的美、日、英、法等国家,自行车产业非但没被淘汰,反而愈来愈受到这些国家政府的重视,这一切皆是因为低碳减排与环保健康成为了主流。”王世成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99个地市级城市设置了公共自行车,绿道累计铺设2万多公里,百人规模以上的自行车俱乐部超过3000家,自行车爱好者达500余万人,每年举办一定规模的主题活动和赛事约3000场。

基于强大的消费群体,自行车产业链条不断延长。目前,自行车产业已从传统的“原材料—零部件制造—整车—销售”延伸为“原材料—零部件制造—整车—销售—衍生品开发”,而“衍生品开发”环节更是改变了人们对自行车行业价值的传统认识。“自行车的收益不只是来源于整车及配件,还来自于服装、食品、饮料、图书、音像影视制品、旅游等多个行业领域,关联产业的想象空间巨大。”中国低碳网CEO彭尚勇说。

产业与文化已融合发展

一直以来,自行车就被赋予了独特的人文内涵,如今自行车产业和消费更是与文化紧密相连,互为融合发展。

“此次2014中国自行车文化发展论坛,是中国自行车协会建设、推广行业文化5年来首次举办,标志着自行车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王世成表示,随着绿色环保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以及国家政策法规的培育支持,中国自行车行业将成为轻工业“十三五”规划中的一个亮点,迎来又一个“黄金十年”,而此次昆山展会和论坛必将进一步提升中国自行车产业的形象。

马中超把骑行文化看作自行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他举例说,自行车“骑上”了图书、电影、网站,“骑进”了博物馆和收藏交易市场,并以此为载体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骑行文化传播道路,因此中国自行车协会将更加注重培育文化与制造业融合的市场基础,重点建设一批有影响、有特色、能凸显行业文化的自行车产业基地。“我们还要在全国打造一批自行车品牌活动、建设一批品牌社团、开发一批特色活动。”马中超说。

自行车产业与文化的融合在昆山有着很好的体现,且不说城市公共自行车已从市区扩展到乡镇,累计办卡达10万张左右,平均周转率接近20人次/辆,单就每年举办的各类骑行活动来说就多达数十次。“这样的‘骑迹’靠的就是自行车文化不断深入人心。”捷安特中国总经理郑宝堂就是一个骑友,在他的带领下,公司积极倡导的自行车新文化运动风行昆山及周边城市,还凝聚了越来越多的自行车零部件企业为捷安特配套服务。

两岸互补有利做大做强

“大陆是自行车大国,但还不够强,台湾的自行车产业比较强,但市场偏小。两岸分工互补才有利于进一步做大做强。”马中超说。

台湾自行车公会理事长罗祥安认为,台湾已是全球高级自行车的研发、生产、供应的重镇,去年生产的成车超过400万台,出口383万台,每台平均单价为450美元,加上零部件出口,出口值合计27亿美元,但与大陆8000万台的产量依然无法相比。随着近年来两岸贸易持续增长,去年大陆成车销往台湾近49万台,台湾销往大陆成车25万台,双方贸易额近7亿美元,这是两岸合力的成果。

近年来,台湾成车90%以上出口,所以未来的挑战依然在于如何进一步扩大市场。“目前全球自行车人口比例还不高,仍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让更多人了解骑自行车的好处,包括节能减排、促进健康、增进社会和谐等,并且愿意骑乘。今后需要两岸齐心合力。”罗祥安表示,以台湾产品的竞争力,搭配大陆产量特大的优势,双方分工互补、相辅相成可以进一步做到从大到强,在亚洲乃至全球发挥关键作用。

“事实上,两岸自行车产业互补已经形成一定的基础,2009年延续至今的‘两岸自行车产业发展研讨会’,双方探讨的话题已从刚开始的文化,逐步深入到产品、技术、贸易、标准等方面,真正形成文化共识、产业共荣。”马中超说。捷安特、耀马车业等台企在昆山倡议成立了自行车协力促进会,聚集了大量本土零部件配套企业的发展,提升了产业,塑造了品牌。

相关热词搜索:自行车 低碳 文化节

上一篇:昆山跻身“宽带中国”示范城
下一篇:富士康书画社:员工以笔会友好去处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