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台协微创基地 | 昆山台协产学合作中心

稻花香阵阵 风景一片片
2018-10-16 11:33:00   来源:昆山日报    点击:

看着道路两旁的一片片绿色,听着河塘里鸭子嬉戏声,闻着稻田间飘来的阵阵清香……走在周市镇斜塘村平坦的乡间小路上,乡村美景让人不自觉地放慢脚步,享受大自然馈赠的悠然闲

看着道路两旁的一片片绿色,听着河塘里鸭子嬉戏声,闻着稻田间飘来的阵阵清香……走在周市镇斜塘村平坦的乡间小路上,乡村美景让人不自觉地放慢脚步,享受大自然馈赠的悠然闲适。


“我们村的干部就是为我们老百姓着想,不仅解决了脏乱差问题,还增加了我们老百姓的收入。用句时髦的话就是‘留得住绿水青山,守得住金山银山’。”说起斜塘村这两年的变化,村民夏学伍竖起了大拇指。

党建引领

理出全村发展新思路

“斜塘一域有城隍潭,古称蔚村,为开国名将尉迟恭屯田练兵、圣贤陈瑚传道授业之地……”2016年7月1日,村党总支书记孙长明刚到斜塘上任时,就被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吸引,决心在自己的任期内好好做事、造福百姓。“当时,这里亟待解决也最难解决的就是土地出租带来的环境问题,并影响着村容村貌。”考察一段时间后,孙长明列出了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来斜塘村前,孙长明已在周市做村干部10年,对解决村务问题很有几把刷子。“有思路、有队伍,事情就好办。”孙长明在和村两委班子商议后决定,以“城隍潭畔党旗红”党建品牌为抓手,助推组织“领”村、产业“旺”村、人才“兴”村、文化“淳”村、生态“美”村、治理“强”村的“六村”建设,并组建蔚民·益农行动支部、万安·护园行动支部、安道·助企行动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以及志愿者的作用,走进田间地头、村民家中,了解村民想法、挖掘问题根源。

根源在哪儿?斜塘村有耕地面积2592亩,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村民把其中1000多亩租给外来农户种植大棚蔬菜,因为没有规范管理,产生了环境问题,影响了村容村貌。经过多次会议讨论研究,村党员干部一致认为,要在保障村民现有收益的同时,由村里统一管理这些土地。土地管好了,提升村容村貌水平也就水到渠成了。思路明确,剩下的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

敢于亮剑

治理沉疴宿疾不手软

稻花吹早香,风露千万亩。对于生在田间、长在地头的夏学伍来说,徜徉在稻田埂上,感受“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感觉不仅是一种回忆,更是一种情怀。“两年前,这里搭满了蔬菜大棚,承包农户就地沤粪、乱扔烂菜叶,环境一塌糊涂。” 夏学伍指着眼前一大片正在抽穗的水稻田告诉记者,因为村里敢于“亮剑”,这些老大难问题彻底解决了。

了解每一亩地的租期、提前半年发通知、一次次上门给农户讲道理……为了不负村民信任,三个“行动支部”在应对盘根错节的利益问题时坚持原则不妥协,积极主动不畏难,想了很多办法解决沉疴宿疾。下转A2版  上接A1版 “常有不愿被回收土地的农户说我们‘不够意思’,但我们觉得百姓得实惠、村里变美丽,这才是真正的‘够意思’。”万安·护园行动支部老党员周阿毛说。在全村党员干部、志愿者的努力下,村里两年多时间共整治收回蔬菜大棚240多亩。

除了农田,斜塘村还向违法建设、违规经营商户、影响村容村貌企业“亮剑”,两年间共回收永信包装、美达五金、光明建材等作坊用地约13000平方米,追回集体资产欠款12万元。

有破有立

提升幸福指数不食言

泥泞崎岖的土路被宽敞笔直的水泥路替代,杂草丛生的野地变成四季常青的休闲长廊,原来夜晚伸手不见五指的乡村道路有了路灯,墙面斑驳的民房被粉刷一新……走在如今的斜塘村乡村道路上,77岁的村民赵阿苟感觉每一步都是舒心。

记者了解到,土地回收后,村两委重新将土地发包给愿意配合村里规划建设的农户,并通过邀请农业专家授课、指导等方式,引导农户走科学、环保、高效农业之路。土地产出加各类政策补贴,村民在土地上的收益并不比以前少,加上村里环境越来越好,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大家对村两委的工作给予高度肯定。看着村民们满意的笑容,孙长明也特别欣慰。

物质生活富裕后,村民的精神生活必须丰富 。自2016年起,斜塘村每年都会在中秋、国庆两节期间,以“水美城隍潭、党群一家亲”为主题举办文艺晚会。晚会不仅有村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歌舞表演,还有融入了新农村建设理念的各类节目。“晚会给我们和村民搭建了一个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的平台,让平时的村务工作更好落实。”孙长明告诉记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后的斜塘会越来越美。 (记者 管玉婷)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六小龄童进校园 传统文化活起来
下一篇:昆曲小镇擦亮“金名片”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