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台协微创基地 | 昆山台协产学合作中心

同心同力共筑“精神家园”
2018-10-31 14:29:41   来源:昆山日报    点击:

同心同力共筑“精神家园”

“昆山是我家,我家在昆山……”在10月19日昆山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20周年庆典大会上,伴着《昆山是我家》的动人旋律,在场台商台胞以及两岸领导嘉宾唱响“同一首歌”,用歌声庆祝昆台携手发展的光辉岁月。

自1990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昆山以来,昆台携手前进,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合作发展的辉煌篇章,台商已经成为昆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昆山大家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员。为进一步促进昆台经贸文化融合发展,2012年9月,以“同创同乐、共建共融”为目标、以“宜居宜业、包容认同”为特质的台商大陆“精神家园”应运而生,昆台携手并肩从产业融合走向心灵契合!

今年,国台办“31条措施” 以及“昆山68条措施”的落地,给生活在昆山的10万台胞带来了更多利好。“人如在故土,家似在身边”,“两岸一家亲”的生动实践,每天都在昆山生动展现。

■ 共建共享,幸福持续升级

10月8日,昆山市教育局办公室迎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台协会常务副会长兼教育培训委员会召集人张静珠以及执行副秘书长黄彦荣,他们亲手向教育部门赠送锦旗,感谢多年来对台商子女教育的付出。

随着昆台融合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台商把昆山这个既有诗情画意又具有现代气息的地方作为第二故乡,愿意入学昆山公办学校的台胞子女人数逐年增加。为了让台湾家庭在昆山团聚,早在2005年,昆山市教育局就建立了台生入读当地学校的办法和流程,并安排专人与台协会对接。下转A2版  上接A1版 一年一度的升学季,台湾家长们不需要为孩子的入学问题到处奔走,只需要到市台协会登记报名即可。自2013年起,昆山中学开设的港澳台辅导班贴心为参加港澳台联考的台商子女进行考前辅导,更是为台商爸妈们解决了后顾之忧。

生活无虞,才能安心。为了让10万台商台胞在“第二故乡”生活得更幸福安逸,我市不断提升教育、医疗、社会救助等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同等待遇,应享尽享。2017年初,在昆山高铁南站开通卡式台胞证自助取票服务,进一步方便台胞出行;“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咨询、诉求资源优势,为台企和台胞开辟专门咨询知识库,提供涉台企业优惠政策、台胞相关证件办理等系统、专题生产生活信息;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和市台协会积极发挥功能,及时为台商解决各种困难。

有着“小台北”之称的昆山,台湾美食应有尽有,台商子女学校覆盖各年龄层,台资医院诊疗费纳入医保……在共建共享中,两地人民的幸福持续升级。台商林大毅感慨地说,大陆出台的“31条措施”以及“昆山68条措施”等,都着眼让两岸更融合,让生活在大陆的台湾居民更便利,我们台商都为此“点赞”。

■ 文化为媒,昆台花开并蒂

在今年6月落幕的“国乐昆韵江南风——2018年昆山非遗台湾行”活动期间,昆山市赴台交流团参访了台湾“中央大学”昆曲博物馆,并留下了一张有着特殊意义的照片:台湾“中央大学”昆曲博物馆馆长洪惟助和他的儿子——昆山当代昆剧院的作曲和指挥洪敦远同框,父子两人跨越昆台两地携手传承昆曲。

1999年,洪惟助发起成立台湾昆剧团。受父亲影响,从小就热爱昆曲的洪敦远成为2016年昆山当代昆剧院引进的3位台湾优秀青年昆曲人才之一。“基于国台办出台的‘31条措施’,昆山又出台‘68条措施’,其中就提出鼓励台湾工作者进入本市文艺院团、研究机构任职或研学。”洪敦远说,所以他决心来到昆曲的故乡,和父亲一样走上传承和发扬昆曲的道路。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海峡两岸同文同种、根叶相连。近年来,昆台双方在产业融合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融合,在传承弘扬昆山优秀文化的同时,台湾文化也在昆山交融发展。昆山引入台湾妈祖文化,修建了华东地区首个以“闽台”风格规划建设的寺庙——慧聚寺;成立昆台联合画院、昆山当代昆剧院,组织两岸艺术家互访交流和演出;举办各类棋牌赛、棒垒球赛、台企运动会、台企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海峡两岸(昆台)文化交流月活动连续举办七届;今年4月15日,2018海峡两岸(昆山)马拉松鸣枪起跑; 9月19日-10月20日,以“花开并蒂·灯映两岸”为主题的2018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一盏花灯,辉映两岸情深。

一场场精彩的活动,带来一次次文化的碰撞,让昆山这座城市更为多元,更富活力。

■ 相爱相亲,两岸一家亲

一走进位于周市的花都艺墅小区,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台湾味道。在小区1000多户居民中,一半以上是台胞家庭。李仁鐩就是其中一位地道的台胞,“我们的邻居既有台湾人,也有昆山本地人以及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大家相处非常融洽,现在我们家在昆山已经三代同堂了。安家在昆山,全家都感到很幸福。”李仁鐩说。

“为了让居住在社区里的台胞台属更有归属感,我们创立了‘一家亲’工作法,吸引居民们走出小家,关心大家。”花都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社区每个月都会组织居民、台胞、物业等召开社区建设管理例会,借鉴台湾社区民主管理的理念和工作方法,引进“世界咖啡吧”和“开放空间”等,搭建多方联席会议平台,鼓励台商台眷参与社区治理和社区事务。

同一屋檐下,亲如一家人。从“形聚”到“神聚”,从“集中”到“认同”,如今,我市将周市花都社区、开发区吉田社区、高新区时代中央社区等一批台商居住集中地建设培育成“精神家园”示范社区,依靠台商台眷放大“人文社区”效应,凸显“居民自治”优势,形成 “中华大家庭,相聚一家亲”的浓厚睦邻氛围。

10万台商台胞乐居昆山,他们在为昆山地方经济建设出力的同时,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以实际行动回馈着这座城市。慧聚慈善基金会、融合慈善基金会等台商慈善基金组织,集结众多台企、台商之力,致力于爱心助学、急难救助等慈善项目。台湾宝成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等企业向我市医院捐赠救护车及体检车;台资宗仁卿纪念医院免费为贫困儿童进行心脏手术;台协妇慈会的义工定期前往全市敬老院、福利院、爱心学校等进行慰问……在昆台商将他们的慈善印记深刻在社会公益的各个方面,为这座城市奉献心力。

同根同源情,两岸一家亲。从产业相融到心灵契合,昆台同心同力,台商大陆“精神家园”正不断展现出更多内涵和精彩,谱写出两岸深度融合的精彩范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昆山越来越有“戏”
下一篇:创新创业迎来“最好的时光”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