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台协微创基地 | 昆山台协产学合作中心

蒋玉兰 满城尽赏蕙之兰
2013-12-09 16:25:31   来源:原创    点击:

这位台商风采人物的昆山深情,历久而弥新;那些深情背后的点滴故事,则仿如时常响彻耳畔的那首《昆山是我家》,清远,嘹亮。

这里的春天百花鲜 这里的乡音水样甜 这里的人美心更美

这里的大路通天边 思情画意 小桥流水 人间天堂 天堂人间

啊~~~~ 啊~~~~ 啊~~ 昆山

昆山是我家 我家在昆山 昆山是我家 我家在昆山

四海宾朋常相聚 美好的生活一年年……

这首《昆山是我家》,几乎每个在昆山的台湾人都会唱,蒋玉兰也不例外。

蒋玉兰祖籍湖南、出生在宝岛台湾。15年前从台北辗转至北京、天津等地,开始描绘自己的“大陆轨迹”,10年前机缘巧合“误入琼花城”昆山。这十年里,在昆山经历的起起伏伏,让蒋玉兰与这座城市的亲近度拉得很深,她早已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耀文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财务经理,这是2001年蒋玉兰来昆的首个工作岗位。作为公司金库“大管家”,客户往来和账单收支使人应接不暇,每天蒋玉兰都起早贪黑地忙。当时,耀文上下拧成一股绳,公司整体效益非常好。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耀文公司还是出现了当时轰动昆山业界的“财务危机”。

2005年,耀文电子台湾总部因种种管理“不良症”,使得财务漏洞积重难返,母体病殃自然累及分公司业务开展。在各种“灭火行动”无济于事的情况下,整个集团财务链危机愈演愈烈,最终台湾集团总部忍痛决定申请昆山分公司破产出售。

作为公司的财务经理,蒋玉兰很清楚拥有完整生产线、稳定客户群、明晰财务系统的耀文电子,根本没到需要出售的地步。另一方面厂内1300名员工的饭碗无辜丢掉,不仅是耀文的损失,对昆山社会的影响也会非常大。那段时间,蒋玉兰每天找总经理商议,试图以最有效的方式去解除这场危机:先以昆山公司名义草拟一份报告给台湾总部,提请收回破产出售的决定。然后,切断总部与分公司的财务往来。这样,问题的关键就挪到昆山这边来了。

2005年的昆山,政府服务效率高已经是大陆县级城市的一面旗帜。蒋玉兰坚信通过自己熟稔操控财务收支,再恳请昆山市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协助,耀文获得重生的机会还是比较大的。

事实也是如此,在市委、市政府政策支持和协助融资下,蒋玉兰通过提前收款、延长付款的财务杠杆,硬是撑了过来。至今,谈到那段时间,蒋玉兰对昆山政府服务台企的态度与用心,都是赞不绝口。而那段经历,也让昆山和昆山的企业见识了一鸣惊人的蒋玉兰。

2005年,蒋玉兰出任世界第一大光盘生产商——昆山沪铼光电科技的总经理。在她认真经营和全心主持下,偌大的企业发展井井有条。除了第一年,沪铼公司的业绩每年都是两位数增长。即使是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时,沪铼光电受到的冲击也不算太大。蒋玉兰应对的方法很简单,外销市场缩减,那就全力扩大内销,通过内销的增长弥补外销的不足。另外,公司实行多元化和研发升级战略,由于有新产品的导入,公司订单不减反增,比往年同期增长了10%左右。

人是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因素,不能让员工闻裁员色变,否则就无法凝聚人心。作为总经理的蒋玉兰在知人善任上,火候把握得非常好。她大胆启用陆干,保证绝不裁员;她还提倡制度管理,让制度说话,刚开始商定制度会很繁琐,但一旦上轨道效率就会‘跑’起来。现在,就算有时蒋玉兰不在公司,电话也很少,每个流程都运行良好。管理干部也相应获得独立锻炼的机会……

 “以亲和力影响管理、以魅力掌握人生的新时代女性”,这是在2009年度“与祖国同行——昆山巾帼英杰”评选活动中,主办方对身为候选人的蒋玉兰“立体式”地概括。

的确,对蒋玉兰来说,除了掌舵沪铼光电这个“事业板块”外,还与两大“乐活板块”紧密相连。这其中,一个是乐做昆山社会的“慈善大使”,一个是乐于服务昆山台协会员乡亲。

早在2001年初到昆山时,被工作“牵着鼻子走”的蒋玉兰,偶尔休息日就“找不到真正让自己舒展的空间”。幸运的是,当时台协会妇慈会的花美蓉主委及时地向她伸出了橄榄枝。从此,工作之余蒋玉兰就跟着妇慈会一起去各乡镇的敬老院和孤儿院慰问,给老人送温暖,为小孩送学习和生活必需品。不久之后,蒋玉兰受邀担任妇慈会的财务委员,让她更深入地融入了这个温馨之家。此后,每当妇慈会举办亲子联谊、感恩餐会、子女教育讲座等活动,蒋玉兰总是满心热情地赶赴现场,她已经成为台协会服务昆山社会的“慈善大使”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忙于公司的蒋玉兰仍然在沪铼光电和台协会两块阵地组织开展慈善募捐,她的一举一动都让自己的心与祖国大陆贴得更近。

2007年,经台协会员的一致推举,蒋玉兰当选为第八届昆山台协会常务副会长,主管八大功能委员会工作。2009年、2011年获得蝉联。蒋玉兰说,协会是爱心的舞台,很多有心人埋头甘当义工。昆山台协会所做的每件事儿,都好像台协大厦建设的过程一样,片片碎石铸就高楼气派,点滴溪水汇成澎湃气势。

蒋玉兰说,“算起来在昆山已经生活十年多,回去台湾有时反倒有些不适应了。”的确,这位台商风采人物的昆山深情,历久而弥新;那些深情背后的点滴故事,则仿如时常响彻耳畔的那首《昆山是我家》,清远,嘹亮。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服务政企,乐做架桥铺路人的李宽信
下一篇:李邦欣,每一次出发都全力以赴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