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台协微创基地 | 昆山台协产学合作中心

丝绸之路、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4-06-23 13:22:40   来源:中国台湾网    点击:

6月22日,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相继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申遗成功只是起点——写在大运河、丝绸之路申遗成功之际

22日,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相继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已经申报成功的世界遗产总数达47处。一条是现存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一条是世界最长的文化遗产线路,大运河与丝绸之路的申遗成功,凝聚了几代人努力奋斗的结晶。

而对于正在致力于文化建设与保护的中国来说,“一河一路”的申遗成功,只是又一个传承悠久文明、保护古老文化的新起点。

跨国申遗,中国首次

丝绸之路,是古代一条以丝绸贸易为主,通往西域的商路,是古代东方与西方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技艺交流的重要通道。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对“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报世界遗产,并获得了成功。

“丝绸之路项目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积极推动下的一个项目。”在离京参加本届世遗大会时,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曾对记者这样表示:“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在过去是没有的。可以说,这是我国第一个跨国项目。”

跨国申遗,中国首次。不仅有助于推动不同文明对话、交流、合作,更能有效推动各地区、不同国家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同滨说:“在申遗过程中,中国和其他两个国家的合作非常密切,为了共同的目标和发展繁荣,也努力克服存在的各种差异。这次申遗成功,对推动不同国家发展的意义更加明显,也为今后跨国管理、文物保护提出了更多要求。”

回首丝绸之路的历史起源,从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始,作为一条中国连通西方、走向世界的路,丝绸之路寓意着友好与交流。“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在跨国项目中所取得的经验,为将来做好其他跨国项目打下坚实基础。”童明康说。

“活态遗产”大运河,保护管理面临挑战

大运河是由国家修建的最大的且最古老的内河水道系统,绵延3000公里,跨越两个直辖市、六个省,直到现在还和国民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陈同滨向记者感慨:“大运河是中国独立申请的唯一项目,虽然准备充分,但是难度也相当大。”

“与丝绸之路不同的是,‘活态遗产’是大运河的显著特征,因此在保护管理方面,挑战更大。”陈同滨告诉记者,“可以说,大运河在保护管理方面矛盾更为突出,解决起来更需要时间。但值得欣慰的,因为申遗的投入,大运河已经得到了比较完善的保护,这种进展可以用‘伟大’来形容。我们为大运河能走到今天,感到自豪。”

“申遗的最终目的是加强保护”

申遗成功之后,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位申遗专家不断强调:申遗的最终目的还是加强保护。

“不是申报成功就没事儿了。”陈同滨告诉记者,“其实很多项目在申请过程中,保护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甚至与国际水平接轨。但申报成功后,还需要加强进一步的管理,加大投入。比如提高保护的标准,从全新的局面开展保护工作。今后探讨的重点还要放在如何推动跨国保护上,三个遗产地国家要组建保护联盟,形成互相协商的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也认为:历史是民族的记忆,对一个民族、国家来说,有历史的记忆才会有凝聚力,而保持这种记忆的方法就是予以保护。“重申遗、轻保护”是一种短视行为,各地方政府要保持冷静头脑,不要因为申遗成功了就放松保护,不能把重点放在过度开发利用上,要让世界遗产的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相关热词搜索:大运河 世界遗产 丝绸之路

上一篇:台湾诚品首次涉足房地产 打造苏州文艺后花园
下一篇:长三角台商抱团取暖 共谋转型升级共度时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