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台协微创基地 | 昆山台协产学合作中心

追高逐新,勾勒产业新版图
2016-09-23 17:01:35   来源:昆山日报    点击:

从“制造”到“创造”,再到“智造”,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昆山,科技创新步伐从未停歇。

为争当“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排头兵提供创新动力(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今年以来,市科技部门深刻领会中央“科技三会”以及江苏省、苏州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认真落实昆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任务部署,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即日起,本报推出“为争当‘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排头兵提供创新动力”系列报道,展示昆山科技创新的新亮点、新经验、新路径,努力赢得新一轮发展优势。

从“制造”到“创造”,再到“智造”,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昆山,科技创新步伐从未停歇。苏州市副市长、昆山市委书记姚林荣指出,创新是昆山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要牢牢把握创新核心动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科技是强盛之基,创新是进步之魂。在追高逐新的道路上,昆山正在勾勒产业新版图,创新活力喷薄而出:今年1-7月,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75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7.4%,创新成为推动昆山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

从原始创新做起

科技成果走出深闺,产学研“落地开花”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善于借力的昆山,与全国半数以上的“985”“211”工程院校及部分职业院校建立全面合作关系,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清华大学有机发光显示项目等一大批创新成果成功产业化。
科技成果“带土”移植,才能根深蒂固、枝繁叶茂。今年5月,昆山高新区与浙江大学再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各筹资不低于1亿元共同建设浙江大学昆山创新园,打造集研发办公、企业孵化、产业服务于一体的创新载体。而在此前,浙江大学昆山机器人与自动化创新研究院启动运营,重点围绕昆山机器人与精密装备产业开展技术攻关、产品创新。

迎风而上,闻鼓而进。

昆山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转型发展亟需解决的共性关键技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合同研发项目管理”为转化模式,向高校、科研院所有偿预订研发一批科技成果和转化技术,从而促进产学研等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

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补齐科技创新短板。今年以来,市科技局全力推进“实施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78项;借力科技镇长团“商智行动”,组织193家企业赴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对接交流活动70次,签署各类产学研合作协议25项,达成合作意向94项。

科技企业强筋骨

实施“小升高”计划,造就千家“小巨人”

昆山人在思索、在探究,竭力寻求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之路。可喜的是,随着政策、资金和人才不断向高新技术产业流动,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做大做强,呈现高端化、国际化趋势。

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筋骨。走进位于高新区的天瑞仪器公司,“静”是留给人的第一印象。没有嘈杂喧嚣的生产车间,没有气味难闻的工作环境,工人少得“屈指可数”。“研发人员比一线工人多,设备机器比人多。”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召贵道出这番评价。

10年前,刘召贵博士来到昆山,注册1000万元创办的天瑞仪器公司,仅仅用了五年时间,就实现了由“一间办公室”到“一幢大厦”到“一家上市公司”再到“一个产业园”的“四级跳”,成为国内研制光谱仪、色谱仪等分析测试仪的“领头羊”,成为我市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典型示范。

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既需要“顶天立地”的龙头企业带头,也需要“铺天盖地”的小微企业助跑。市科技局大力实施科技企业“小升高”计划,促进一批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加快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显著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截至去年底,297家小微企业长成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37%。

高新产业节节高

及时切换创新引擎,“新经济”拼出新版图

城市竞争力的强弱,关键在产业。放眼全球,从美国的再工业化到德国的工业4.0,从日本的机器人新战略到欧盟的“火花”计划,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将发展重点瞄向机器人。

招大引强、蓄势待发,昆山机器人产业大有可为。今年年初,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昆山机器人产业项目及协同创新联盟项目分别签约落户开发区和花桥;高新区与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引来总投资5亿元的汽车智能化柔性焊接生产线、智能化机器人柔性工作站两个项目落户。

谁能占据机器人产业的制高点,谁就可能赢得未来制造业的主动权。目前,全市机器人等智能装备企业总数达246家,上半年完成主营业收入140亿元。昆山顺势而为,加快打造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市科技局连续三年设立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科技专项,累计资助项目89项,资助金额达2590万元,力争通过3~5年努力,引进相关企业100家,培育产值超亿元企业200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

“从单点突破”向“集群发展”,昆山及时切换创新引擎,高新产业“健步前行”。更重要的是,创新资源“转”起来了,产业也“绿”起来了。据介绍,市科技局加大对环保安全领域科技创新支持力度,设立昆山生态农业科技专项和昆山社会发展科技专项,围绕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绿色建筑、智能交通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重点民生科技成果应用示范项目,让广大群众共享科技创新成果,今年138个科技创新项目获立项,累计支持经费达1050万元,全新的产业布局,为昆山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前景。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昆山将重点做好“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两篇文章,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

相关热词搜索:产业 高逐新

上一篇:对话世界,开放昆山“步步高”——“五大发展理念”新实践·开放篇
下一篇:“昆山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