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台协微创基地 | 昆山台协产学合作中心

众“智”为基,构筑创新高地——昆山蝉联“七连冠”深度解读之三
2015-12-10 14:58:26   来源:昆山日报    点击: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昆山连续七年被福布斯评为中国最佳县级城市第一名,在八项指标中人才指数均位居前列,“人才活力”甚至高于不少地级市。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昆山连续七年被福布斯评为中国最佳县级城市第一名,在八项指标中人才指数均位居前列,“人才活力”甚至高于不少地级市。

招贤纳士,英才齐聚,昆山引进和培养“千人计划”人才99人、省双创团队10个,拥有院士工作站7家、博士后工作站46家。昆山再造“人才高地”,是人才国际化的眼界,是人才强市的决心,是广纳人才的战略,更是筑巢引凤的渴望。

筑巢引凤

打造聚才“强磁场”

8年前,身为国家“863”项目主持人的梁子才来到昆山,创办瑞博生物, 播下发展小核酸产业的第一颗火种。而今,昆山小核酸产业基地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以点带面、突破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之路,形成了“做核酸,到昆山”的品牌。

吸纳人才,是推动小核酸产业快速发展的最好路径。以强大资源优势、良好环境以及超前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依托国内外领先的示范技术,小核酸基地成为“千人计划”和小核酸领域最顶尖专家学者的理想栖息地。预计到2020年,昆山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将实现“百家企业、百亿产值”的“双百目标”。

筑巢引凤,广聚人才,“留人”更“留心”。近年来,昆山始终把改善人才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从政策层面对引进的各类人才从思想、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给予全方位关心。

众多“金凤凰”栖落昆山,呈现出“人才引领发展、发展造就人才”的生动局面。目前,我市共吸引和培育国家“千人计划”人才99人、省双创团队10个,拥有院士工作站7家、博士后工作站46家,建立各类产学研联合体808家,承担国家“863”“973”计划项目33个,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0.71件。

连续七年被福布斯评为中国最佳县级城市第一名,在八项指标中人才指数均位居前列,正是因为昆山看得远一点、走得快一点,人才工作正在收获改革创新的红利。

机制创新

人才培养“接地气”

日前,2015年江苏省双创计划资助对象名单正式确定,我市共有14名人才入选省“双创人才”、1个团队入选省“双创团队”,入选省“双创人才”人数位居全省县(市)之首。

“公司刚刚在新三板挂牌,这对我们来说是莫大的鼓励。”省“双创人才”、江苏欧耐尔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海赞谈及企业近况难掩喜悦之情。短短三年间,欧耐尔公司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成长为行业翘楚,在国内乃至全球光伏正银市场博得一席之地。然而,很多人却不知,白海赞这个年轻的“掌舵人”,正是在昆山土生土长的“双创人才”。

“人才需要精心培养,才会有进一步的成长。”采访中,记者深切地感受到,昆山人才建设良好局面的形成得益于一系列人才培养的“特别机制”。比如,对企业引进优秀外国专家、重点紧缺人才、柔性引进关键岗位科技人员,给予一定的资助和补贴,着力营造良好的“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新环境;又如,打造良好的创意创新创业新环境,促进高端人才、创新团队、高科技企业集聚发展,以达到“插柳成荫”的效果。

激励政策“节节攀高”,一批又一批本土人才脱颖而出。截至目前,我市已有自主申报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9人。另外,我市设立科技(人才)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撬动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对于符合风险池支持的企业(人才)合计提供不低于10倍资金池数额的贷款支持,为本土人才和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主动出击揽才,搭建舞台聚才。到2020年,我市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重将超35%,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和省市“双创”等高端人才(团队)数将达600人。

择优而用

人才与产业同频共振

人才风云际会,助推转型发展风生水起。

清华大学刘召贵博士创建的天瑞仪器公司,仅用5年时间就实现了由“一间办公室”到“一幢大厦”到“一家上市公司”再到“一个产业园”的“四级跳”,235名研发人员创造各项专利205项,去年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同时还打响了昆山民营科技企业上市第一枪。刘召贵对此感受颇深:“在这里,只要技术先进,昆山就会千方百计地让其产业化。”
在昆山,像这样“人才与产业同频共振”的例子还有很多。周市镇引进的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谭方平,成为昆山创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以高端人才为支撑,公司计划5年内建设成为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制造领域的国内领军型企业,在汽车新能源领域占据重要市场份额。

多年来,昆山聚集了众多身怀绝技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为科技创新、产业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结出累累硕果: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清华大学有机发光显示项目等一大批创新成果在昆山实现产业化。“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要求我们既要广揽英才,又要择优而用。”昆山着眼于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育计划,并在福伊特中国培训中心建设昆山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每年帮助企业培训200余名高技能人才。

事以才立,业以才兴。昆山正持续释放强引力,构筑人才集聚高地,为推动“昆山之路”从头越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相关热词搜索:高地

上一篇:现代商业,为宜居新城添彩 ——昆山蝉联“七连冠”深度解读之二
下一篇:江苏昆山:众“智”为基,构筑创新高地

收藏